1、不同产品对光泽度的要求不同
外观件:
双色塑胶模具对于一些外观要求较高的产品,如手机外壳、家电面板等,通常要求模具表面具有较高的光泽度,一般要达到镜面效果,光泽度值可能在 80% - 95% 以上(不同的光泽度测量标准有所差异),这样可以使产品表面光滑亮丽,提升产品的视觉质感和档次。

非外观件:对于一些非外观件,如内部结构件等,对模具表面光泽度的要求相对较低,可能只需要达到半光或哑光效果即可,光泽度值可能在 30% - 60% 左右,主要是为了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,同时避免过高的光泽度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增加。
2、整体光泽度的一致性
双色塑胶模具表面的光泽度应尽可能保持一致,避免出现局部光泽度差异过大的情况。尤其是对于大型模具或具有大面积表面的模具,均匀的光泽度对于保证产品外观的一致性非常重要。否则,在产品成型后会出现明显的光泽差异,影响产品的整体美观度。一般要求模具不同部位的光泽度偏差控制在 ±5% 以内。
3、与产品设计的匹配性
双色塑胶模具表面光泽度需要与产品的设计要求相匹配。例如,如果产品设计要求具有特定的纹理或哑光效果,那么模具表面就需要通过特殊的处理工艺来实现相应的光泽度,以确保最终产品能够呈现出预期的外观效果。同时,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后续表面处理(如喷涂、电镀等)的产品,模具表面光泽度的要求也会根据后续处理工艺的不同而有所调整。例如,对于需要电镀的产品,模具表面光泽度通常要求较高,以保证电镀层的附着力和光泽度。
4、光泽度的稳定性和持久性
双色塑胶模具在经过多次注塑生产后,其表面光泽度应能够保持相对稳定,不易出现明显的磨损、划伤或光泽度下降的情况。这就要求模具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,通常会采用一些特殊的表面处理工艺(如氮化、镀硬铬等)来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,以确保光泽度能够满足长期生产的需求。一般要求在模具的正常使用寿命内(如生产 5 - 10 万次以上),模具表面光泽度的下降幅度不超过 10% - 15%。